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 他 > 口岸动态
深圳机场入场商家逾九成“同城同价”正研究建设航站楼到停车场短距通道
来源:市口岸办 发布日期:2019-04-26 16:26
政协委员们在深圳机场调研
4月24日下午,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率领10余位委员到深圳机场调研旅客服务、营商环境等相关情况,并就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服务热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深圳市公安局、反恐支队、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轨道办以及机场集团等相关单位参加调研,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
首先要解决网约车停靠地点偏远问题
“乘飞机抵达深圳的旅客,如何才能更加便捷地出站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座谈会一开始,王雪委员就率先提出问题。她表示,希望深圳机场能够把一楼贵宾厅外面的通道开放给普通旅客,并建议飞机快要降落时就在广播中提醒旅客如何便捷地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这样有利于疏导抵达深圳的旅客。对于旅客到达后存在“出站难”的问题,张燕方委员也认为需要进一步改善。
陈国雄委员表示,深圳机场应该结合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定位,抓住这个机遇抢占先机,做好规划和建设,要更具前瞻性。假如建设第三跑道,应该比原来的更好。同时,他建议深圳机场跟周边的交通系统要更好地互联互通。
“机场要首先解决网约车停靠地点偏远的问题。”陈镇文委员说。他还建议改进的士等候区的遮阳棚和出发大厅内的标识。钟丽梅委员则建议,更多地利用智能化技术,加强智慧交通建设,使旅客乘机更加便捷。而针对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位于空港新城片区),李惠林委员建议要加强与机场之间的循环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对此问题,陈国雄也建议机场与新建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之间应该建设穿梭轨道,形成闭环。
航站楼各入口“只进不出”出于安全考虑
针对政协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深圳机场集团总裁陈金祖表示,深圳机场将坚持问题导向,正视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动作为、寻求解决办法,并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以推进问题解决,促进机场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带给旅客更好的服务体验,擦亮城市窗口形象。
据了解,近年来,深圳机场坚持“以旅客为中心”,通过数字智能服务提升运行服务水平,先后推出了微信“无感”停车、24小时在线客服平台、电子临时乘机证明、“无纸化”乘机、旅客差异化安检等一系列智慧化服务,旅客出行更加便利。2018年,深圳机场ACI旅客满意度测评提升至全球第12位。
与此同时,针对旅客关注较高的离港平台实施单向通行、航站楼各入口实行“只进不出”模式,机场及相关部门表示,实施该模式,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落实相关安全管理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减离港平台运行压力,确保出港旅客能快速出行。
“同城同质同价”商家占比已超94%
目前,深圳机场已结合航站楼到港步行距离较长等“痛点”问题解决,通过优化国内到达区整体环境,在到达区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群体推出“航站楼至地面交通中心”免费电瓶车服务,在机场各停车场增加可限时3分钟停放的车道边,方便车辆接客等举措,完善相关服务。下一步,机场将加快完成机场南路南侧停车场建设,解决现有停车场资源紧张的问题,并将研究建设航站楼到各停车场的短距通道,缩短从到达出口步行至停车场距离。同时,将吸收代表委员的建议,通过创新举措和手段,减少步行距离、优化旅客体验。
此外,近年来,深圳机场还大力推进机场商业“同城同质同价”工作。截至目前,航站楼及地面交通中心“同城同质同价”商家占比已超过94%,其中零售类及服务类商铺已100%实现“同城同质同价”。接下来,机场将结合招商升级工作,积极引进平价餐饮品牌,满足不同旅客消费需求。同时,还将通过商品价格备案、建立价格监督举报机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开展商家诚信等级管理等举措,力争在今年底前实现航站楼商业100%“同城同质同价”。
陈金祖介绍说,下一步,深圳机场将继续加快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国际航空枢纽,全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力争新开并加密与深圳产业关联度高的国际航线,开辟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友好城市国际航线,更好地助力城市营商环境优化和竞争力提升。(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