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扫一扫二维码
    体验移动版网站
  • 扫一扫二维码
    体验微信公众号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  他 > 口岸动态

文锦渡口岸客运区域8月26日正式恢复运行

来源:市口岸办 发布日期:2013-08-27 16:58

  8月26日早上7:00时整,文锦渡口岸客运区域正式恢复运行。上午9:30时,省口岸办主任吴军、副市长张文、以及市口岸办、深圳海关、深圳边检总站、深圳检验检疫局、市建筑工务署等各有关单位领导来到文锦渡口岸客运区域,现场检查首日通关运行情况。

  文锦渡口岸旅检场地改造工程是《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属深圳市政府的一个大型基建计划,目的是长远提升通关能力,降低对旅客的影响。经深港协商,文锦渡口岸客运区域定于今年8月26日正式恢复运行,这是特区33周年纪念的献礼,也是前不久许勤市长与香港特首梁振英会谈时达成的一致意见。文锦渡口岸客运区域恢复运行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影响。

  8月19日,文锦渡口岸客运区域通过省口岸验收组的验收。8月26日,客运区域正式恢复运行。口岸开关闸时间:7:00 —22:00,通关方式为:旅客从文锦渡口岸出境厅经中国边检查验后,乘坐巴士前往香港边检接受查验。

  ——改造建设工程概况

  文锦渡口岸客运区域改造工程项目于2006年底立项,2009年底完成前期全部报建工作,2010年2月封关,2010年5月开始前期工程及临时通关设施建设,2011年5月开始桩基工程,2011年10月主体工程正式动工,2012年3月主体封顶,2013年5月8日完成竣工验收,6月25日完成消防验收,6月26日完成电梯验收。截至8月19日,文锦渡口岸客运区域改造所有项目已经完成,各查验单位的设施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机构和人员已到位;口岸功能配套服务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已准备就绪。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34205.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646.5平方米,工程总造价约2.89亿元。工程主要由新建联检综合楼,停车楼及附属建筑小客车查验通道、雨棚等单体组成。

  其中,联检综合楼建筑高度约30.4米,地上六层,局部地下一层,建筑面积20322平方米(含地下室),功能设置地下室为设备用房,一至二层(均设有夹层)为出入境查验大厅及查验用房,三层至六层为查验单位办公用房。联检综合楼单体建筑消防设计分类为高层民用建筑。

  停车楼建筑面积约22050平方米,建筑高度约23.7米,地上共七层,不设地下室,功能设置一到六层为停车库,七层为协查武警驻地营房、宿舍,其中一到六层停车库建筑面积约18900平方米,可为出入境旅客、出租车以及查验单位工作人员提供停车位540个。七层协查武警驻地营房、宿舍建筑面积约3150平方米,停车楼单体建筑消防设计为多层民用建筑。小客车查验通道上方雨棚约2334.2平方米。

  ——项目的特点和难点

  1.政治影响大。文锦渡口岸作为我国十大内陆口岸之一,是密切香港与内地经贸联系的“国门”,也是《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自开工之日起,本项目就受到中央及省市领导及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既给建设各方增添了动力,又无形中带来了巨大压力。

  2.协调工作量大。本工程建设涉及到国检、边检、海关等多个查验单位,使用单位的需求调整、现场的交叉作业等均需要一一进行协调,协调难度极大。

  3.工期压力大。本工程合同工期为673天,由于受前期工作推进缓慢影响,实际总工期只有553天,减少了120天。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要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工期压力极大。

  4.技术难度大。联检综合楼主体结构呈倒“八”字形,并含有大跨度预应力梁。从第三层到屋面,从下往上逐层增加悬挑,最大悬挑跨度7.7m,支架搭设最大高度30.23m,高支模搭设危险系数高。

  5.地下管线迁移难度大。该项目涉及到军事光纤、高压电缆等改迁,不仅协调难度大,而且改迁难度也大。

  ——口岸查验配套设施

  1.现场查验设施

  (1)旅客查验区:联检楼大厅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一、二层各3500平方米),一层为入境联检大厅,二层为出境联检大厅。查验通道由原来的18条(出境8条,入境10条),增加到44条(出入境各22条,其中:人工查验通道24条,自助式查验通道20条)。设计日过境旅客通过能力由3000人次增加到30000人次。

  (2)小(客)车查验区:查验通道由原来2条(出入境各1条),增加到10条(出入境各5条,其中:小车通道3条、客车2条)。设计日过境小(客)车通过能力由1100辆次增加到3000辆次。

  2.现场办公设施

  在联检楼一、二层的东、西两边及夹层分别设有海关、边检、检验检疫、口岸管理、公安等单位现场查验办公室。小(客)车查验区域建有海关、边检、检验检疫工作间。

  3.其他配套设施

  (1)联检大楼。地下室为材料库、强弱电机房、消防泵房等;从三层至五层分别为查验单位办公区域,其中边检(三层)、海关(四层)、检验检疫(五层),每层约2100平方米;六层为海关罚没仓库、口岸管理部门和与口岸运行相关单位办公用房等。

  (2)南北广场设有出入境旅客上下车停车场地及停车位约40个。

  (3)停车楼。共七层,一至六层为停车用,设计有停车位约500个,主要为出入境旅客和口岸查验单位及工作人员车辆停放服务。七层为海关协查武警营区及宿舍。

  4.配套查验系统

  深圳海关启用“旅客便捷通关系统”最新验放模式。“旅客便捷通关系统”将对每一位旅客的进出境、走私违法记录进行采集,作为后台风险分析数据。旅客通关时,系统将对综合该旅客相关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比对,进而确定“正常验放”或者“重点检查”。“正常验放”的旅客,卡口闸门将自动打开;“重点检查”的旅客,卡口闸门将不会打开同时报警,海关关员将引导该名旅客前往指定区域进行重点检查。

  海关在申报台的东、西两侧,设置两条通道,在西通道,启用“旅客便捷通关系统”验放模式,作为主通道供日常监管使用;在东通道,设置大通道挑查的现有监管模式,作为备用通道供应急情况使用。“旅客便捷通关系统”验放模式实施卡口验放,共计10条通道,8条供普通旅客通关,其中大件行李通道2条,一般通道6条;1条特别通道,主要供学童、残障(市口岸办提出设置的盲道建设在此通道)等特殊人士等通关;1条礼遇通道。

  ——口岸恢复运行各项准备工作情况

  1.加强口岸恢复运行工作的组织领导

  (1)制定了《文锦渡口岸客运区域恢复运行工作方案》并印发各查验单位执行,市口岸办成立了文锦渡口岸客运区域恢复运行工作指挥部,总指挥由党组书记、主任蔡明远担任,执行副总指挥由党组成员、副主任盘美昌担任;指挥部下设运行通关、建设协调、设施设备和物业接管、开通仪式四个工作小组,确保口岸恢复运行工作顺利推进。

  (2)口岸各查验单位对口岸恢复运行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各单位均成立了口岸建设和恢复运行通关工作小组,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并分工一名副职领导负责具体工作。各单位查验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已完成,为恢复口岸运行所配备人员和机构已到位,人员岗位培训已完成,为8月26日口岸恢复运行通关提供人员、队伍、技术和后勤保障。

  2.制定口岸恢复运行相关工作方案

  制定了包括口岸通关演练方案、旅客通关疏导方案、口岸消防演练方案等,并组织查验单位和管理服务单位完成口岸恢复运行联合演练。

  3.后勤保障工作

  口岸设施设备测检,及各相关设备联动运行情况良好;保安、保洁、管理服务,口岸功能配套服务等工作准备就绪,为恢复口岸运行提供保障。

图为:新落成的文锦渡口岸联检大楼

图为:省口岸办主任吴军、副市长张文在文锦渡口岸检查客运区域恢复运行首日通关情况

图为:新落成的文锦渡口岸首批通关客车 

图为:新落成的文锦渡口岸首批通关旅客



附件: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备案号:粤ICP备19001328号-1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鹏程一路9号广电金融中心西辅楼6-9层 邮编:518026

联系电话:0755-83394325 传真:0755-83394409 网站标识码:4403000054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824号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824号

建议您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体验更好的浏览效果。

深圳口岸办官方微信 i口岸 适老化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