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平安口岸创建(已归档)
深圳边检民警爱心助学进南雄
来源:市口岸办 发布日期:2015-09-16 18:38
引子:“爱”是一种伟大温暖的情感,是殷切无私的奉献。新学期开学前夕,2014年度被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评为青年文明号、获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模范边防检查队,荣立集体三等功的皇岗边检站十四队派出助学小组,带着全队民警拳拳爱心专程来到广东韶关南雄大山里的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家里探访。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用博大的爱心向人们展现人性深处的魅力,更把爱的种子撒播在贫寒学子的心田上。
以“奉献”集结爱心
时间回溯到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曾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学雷锋先进个人、皇岗边检站十四队民警刘忠林在贵州省三惠县的大山里,结识了贫困学子万祖祥,了解到这大山里头,有无数成绩优秀,却因家境贫寒而面临辍学的贫困学子,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捐资助学路。德不孤,必有邻。在刘忠林爱心的感召下,该队全体民警也接过爱的火炬,参与其中,为雷锋精神阐释的“自我与他人”增添了时代温度,将雷锋精神注解的“平凡与伟大”演绎出崭新的内涵。光阴似箭,接受资助的孩子毕业了一批又一批,边检民警拳拳爱心已汇聚成涓涓暖流,翻越万水千山,成为贫寒子弟奋发向上的动力。
近年来,十四队民警们在圆满完成各项公安边检工作任务的同时,心系困难群众,情暖贫困学子,多次组织民警开展公务员志愿者活动,赴福田口岸开展“学童爱心护航活动”和前往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表达了边检民警对弱势群体的一片深情。尤其是开展爱心助学行动后,该队民警捐资助学足迹更遍及广东蕉岭、梅州,贵州三穗等山区,收获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各级机关的肯定,2014年更被评为广东省青年文明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就能放大许多倍,该队一直坚守自己最初的承诺,用真情与真爱帮助困难学子。
2015年8月19日,由深圳市鹏博爱心互助学会牵线搭桥,皇岗边检站十四队党支部了解到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26名困难学子的相关情况,遂在全队进行了广泛宣传,获得民警们的大力支持,全队27名民警一致同意开展爱心资助,主动慷慨解囊,每人捐款1000元人民币,共募得捐款2.7万元人民币。并于当天下午,由该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刘世亮率领捐资助学小组民警刘忠林等一行四人,带着全队民警的深情厚意,踏上了实地家访的爱心之旅。再一次把边检民警的温暖与深情送到贫困孩子家中,用行动践行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庄严承诺
以“亲情”传播温暖
南雄市是广东省韶关市的县级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赣南地区。全县财政收入不到两亿元,属广东省贫困县,由于经济欠发达,许多孩子连基本的教育都无法得到保障。8月20日,皇岗边检站十四队民警联合深圳市鹏博爱心协会领导、义工与南雄一中六名老师,分成三个小组,驾车前往分布在全市十八个乡镇26名贫困学生家中进行实地家访。
贫困学子大多无助、胆怯,却很自觉,他们不想给任何人添加麻烦。于是,边检民警主动亲近他们,用真诚关爱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切实感受社会带来的“亲情”之暖。当天早上8时,该队捐资助学小组4位民警从县区驻地出发,头顶火热的太阳,自带面包、矿泉水,至下午19时返回驻地,在这10多个小时里,边检民警先后对26名贫困学生的家庭人员结构、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收入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了解。其中9户贫困家庭,让民警深切感受到何为生活之艰辛,求学之不易:他们几乎没有健全的家庭,或是父母残疾,或是单亲家庭,且有不少还是寄养亲戚家中的孤儿,精神上关爱的缺失,让他们面对现实生活的艰辛时,更为困难。充满真挚的亲情沟通、实用的课外书籍、让每位被资助的孩子从心理上都有所改变,看着他们充满阳光的笑脸,民警们觉得所做的一切十分值得。感谢与感动的话语总是充满着真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馈社会、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亲人”,成了孩子们的奋斗目标!
大山里的天气变化莫测,毒辣的太阳转瞬变成倾盆大雨,泥泞的山路挡不住助学小组民警继续探访,因为他们知道,这大山里面,有许许多多需要帮扶的孩子,在等着他们的到来。经过一整天的走访,26名困难学子家访顺利完成。通过严格的评估并与鹏博爱心学会做了进一步的沟通,最终选定15名品学兼优、家庭条件确实艰苦的学生作为助学对象,保证贫困学生在初中阶段,每人每年给予1000元人民币的爱心资助。
以“希冀”传递感恩
8月21日上午,皇岗边检站十四队在南雄一中举行了捐资助学分享交流会,鹏博爱心协会会长和志愿者、该队助学小组全体成员、受资助的10名学生和家长代表以及南雄一中的校长、老师共30余人参会。
会上,十四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刘世亮首先向南雄一中师生简要介绍了皇岗边检站的基本情况、边检民警肩负的职责使命以及该队担负的工作任务,随后宣布了受资助学生名单,并对助学资金的监管、发放、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说明和要求。同时殷切希望受资助的学生要坚定信心,勇于克服种种困难,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特别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南雄一中何校长对十四队长期以来帮扶贫困学生,时刻奉献爱心表示由衷的敬佩与感谢,希望学校能与边检民警继续加强交流,促使警民关系更上一个台阶,携手警校共建,共育新人。
会后,受助学生家长紧握着刘队长的手,一遍遍的说着“谢谢”。懂事的孩子们稚嫩的脸上更流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纷纷表示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不辜负警察叔叔对他们的殷切希望。边检民警的爱心举动不仅给困境中的孩子以希望,更在他们的心灵中埋下了感恩的种子并在精神上富足。边检民警坚信,贫困学生有了强大的内心,今后的路上一定有能力去面对任何困难,不会畏惧任何挑战!
以“关爱”收获精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次韶关南雄爱心助学之旅圆满结束后,皇岗边检站十四队于8月30日,组织召开“韶关南雄捐资助学交流分享会”,由助学小组成员将收获大山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全队民警。
会上,助学小组逐一向民警介绍了当地贫困学生的生活现状:如成绩名列前茅,懂事乖巧,父母残疾仍坚持工作养家的邓文英;利用暑假休息每天去工地帮父亲干活的吴肇静;父亲过世,清洁工母亲独自抚养两名在读学生的吴仁强等。虽是贫寒学子却又品学兼优,由于特殊情况导致家庭境况艰难,这些深深地引发全队民警共鸣。支部书记、队长刘世亮强调:兴国必先兴教,治穷必先治愚,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寄托,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捐资助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个大好事,是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是青年文明号集体精神的体现,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值得参与与大力弘扬!
民警的力量是有限的,虽然难以完全满足贫困家庭的需要,却也或多或少对他们带来一些帮助。捐资助学是善举,兴学育人是美德。边检民警以善为灯,心甘如怡地为寒门学子无私资助,目的是用爱和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帮助贫困学子点亮希望,圆梦人生。同时,带动更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以点带面,星火燎原,让山区贫困学生看到希望的光芒。(深圳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