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扫一扫二维码
    体验移动版网站
  • 扫一扫二维码
    体验微信公众号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总结及计划

深圳市口岸办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市口岸办 发布日期:2023-02-23 13:20

  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口岸办党组披荆斩棘、勇毅前行,以硬作风、硬措施圆满完成一系列硬任务。过去的一年,对口岸而言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疫情大考,市口岸办党组顽强拼搏、持续奋战,筑牢口岸疫情防线;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紧跟国家战略所需和城市发展所向,充分发挥“口岸城市”优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口岸发展任务,以“口岸兴、深圳兴;口岸强、城市安”的责任担当,不断加强口岸建设和管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持续筑牢口岸疫情防控防线。疫情发生以来,毫不松懈坚守口岸1000多天,保持入境人员零脱控、卫生检疫零漏检、核酸检测零失误、陆路口岸一线工作人员零感染,通关安全零事故。2022年,深圳口岸出入境旅客109.5万人次,出入境跨境司机218.5万人次,货车出入境218.5万辆次,司机累计核酸检测119.7万人次,口岸总体平稳有序。一是深化深港联防联控机制。坚持深港紧密协同,从严从细落实严防输入措施,在疫情管住的前提下,更好保障两地人员货物顺畅往来,切实维护疫情防控和“一国两制”两个大局。协调港方配合在香港侧完成旅客快检,验核健康驿站预约码,确保预约制度有效落实。建立跨境司机“四道防线”,实行24小时核酸证明+香港侧快检+内地侧快检+内地侧常规检测。保障立法会选举、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等重大任务通关。二是统筹大口岸区域全要素、全对象、全时空管理。在市领导挂点口岸督导组的支持下,强化大口岸区域疫情防控体系,补齐口岸防控短板弱项,严密口岸围合管理,实现卡口电子哨兵+24小时值班值守,优化完善“三区两通道”管理,落实围合区工作人员全员集中闭环管理,全力排查管控隐匿传播链。三是保障陆路口岸防控和通关。实施口岸检疫、核酸检测、转运分流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建立专业化职业化分拨转运队伍进行转运安置。自9月13日起,所有自香港入境人员在深圳湾口岸现场落实核酸采样。牵头建成全省“跨境安”系统,涵盖1.8万名跨境司机、1.4万辆跨境货车、3000多个作业场所。全面落实“全接驳”管控,并根据省市部署优化调整跨境运输为“点对点”模式。四是全面提升航空口岸防控。建设1700平方米国际旅客接转分流点,改造原D航站楼作为国际客运航班专用航站楼,率先实施国际国内客货运“硬隔离”“双分开”。加强国际客货运航班防控,严格执行机场全员分类管理,对机场区域887名高风险人员严格实施“四件套”措施。

  (二)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发展机遇,推进深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高效推进皇岗口岸重建。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项目进入地下主体施工阶段,联检大楼进入基坑施工阶段。深港双方已确定皇岗口岸重建采用“一地两检”模式,就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达成共识,并开展新皇岗口岸查验模式技术研究。采用“建管用”一体化推进机制,将建设工作和未来使用需求紧密结合,确保“建成即启用”。二是加快老旧口岸改建重建扩建。抓紧推进罗湖口岸改造规划,围绕口岸能级提升的迫切需求,结合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形成“常旅客”计划首个试点口岸改造方案,港方对罗湖口岸改造表示支持,并支持“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创新通关模式。推进沙头角口岸重建,支持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三是进一步扩大海港口岸开放。在蛇口邮轮母港建设旅客国际中转区,完成蛇口邮轮母港国际旅客中转区一期项目正式验收,建成国内第一个具备旅客国际中转功能的海港客运口岸,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在蛇口邮轮母港建设国内第一个专业跨境直升机口岸,完成现场流程协调和场地改造方案等申报口岸开放准备工作,申报材料已报送至广东省政府。

  (三)坚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做好口岸规划和功能优化调整。一是高质量编制完成深圳口岸“十四五”规划。以规划为抓手,本着口岸发展关乎城市发展的理念,与海关、边检、海事等中央驻深查验单位共同开展深圳口岸“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首次与港方交流口岸专项规划编制,突出深港口岸独特的功能定位和历史使命,引领深港全面融合。二是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专用口岸、前海客运口岸研究。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专用口岸、福邻小口岸、港深西部铁路口岸、前海客运口岸等规划,满足深港两地专业化、多样化的通关需求,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提供支撑。港深西部铁路口岸规划已初步形成在深圳湾和前海湾枢纽设置口岸的意见,与港方沟通口岸设置相关内容,并形成初步规划成果。前海客运口岸项目总体布局规划已开展新客运水运口岸选址、功能布局和规划建设路径研究,与前海管理局、查验单位等部门开展调研、立项、招投标工作。三是优化口岸功能布局。逐步调整部分口岸功能定位,通过整体格局、功能结构优化,体现功能差异化,让口岸功能与城市发展、深港融合匹配度更高,通关更便捷。开展文锦渡口岸鲜活货检功能转移及改造规划项目,编制完成莲塘口岸鲜活货运查验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四)加快口岸治理能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口岸。一是推进智慧口岸一体化服务平台规划建设。依托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做好智慧口岸顶层设计,将深圳口岸打造成最畅通、最便捷、最安全的一流智慧口岸。聚焦“一网服务、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推进建设大口岸综合服务网、口岸智慧大脑、口岸协同运行平台。梳理口岸政务数据资源,整合“海陆空铁”口岸通关量、通关时间、工作人员、口岸资产等口岸一期数据清单200余项,逐步打造口岸数据中台,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二是推进口岸疫情防控一体化平台建设。完成平台“一个中心六个应用”功能设计,开发白名单管理、通关旅客监测、货车(司机)监测、口岸防疫消杀等模块和可视化大屏,采集、监测、分析大口岸区域工作人员和管理对象数据,并首次实现口岸区域全部工作人员的白名单管理,涵盖18个用户单位、12479名口岸白名单人员和5557名同住人信息,为大口岸区域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试点口岸科技抗疫应用。在深圳湾、皇岗等陆路口岸,部署自动消杀设备、空气消毒、识别感知设备。在各口岸部署电子哨兵106台,其中立式54台,手持式52台,落实口岸区域扫码通行。组织开展口岸视频补盲,实现通关口岸疫情防控无死角监管、全区域可视。

  (五)保外贸稳增长,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一是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口岸通关时效。协调深圳海关实现“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业务在线办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改革,累计开通航线26条。协调推进货物水水中转,整体时长由5-7天压缩至2天,效率提升60%。协调推进多项通关便利化措施,支持企业扩大跨境电商B2B出口,积极构建进出口货物海铁联运通道,深圳港海铁联运线路已延伸至7个省,开通深圳港到赣州、醴陵等30条海铁联运班线。二是规范口岸收费,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规范口岸收费,协调取消港口建设费,降低引航费,2022年引航费降费金额约5468.4万元。严格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和公示制度,协调港口企业、船代、货代等企业通过“单一窗口”主动公开和动态更新收费标准、服务事项等信息,453家企业公示收费目录清单2990条。联合市交通运输局等6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海运口岸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船公司、港外堆场、货代、船代、港口、拖车、报关、理货等企业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三是加强政策宣讲,提升企业获得感。建立特邀顾问机制,聘请12位跨境贸易领域行业专家组成顾问团队。启动口岸营商环境“问题清零”机制,实现问题发现、解决、反馈、评估的闭环。打造“深圳口岸营商环境讲坛”宣讲品牌,举办线上宣讲会11场,累计观看超过2.6万人次。在2022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估中,深圳“跨境贸易”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深圳出口贸易总额连续30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深圳关区2022年12月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7.54小时、0.68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71.01%、94.29%。

  (六)攻坚克难深化改革,促进口岸管养服务质量整体提升。一是创新工作思路。修订口岸管养服务委托协议,进一步厘清职责,强化契约精神和合同管理。健全和完善督查督办机制,制定绩效考核体系,创新绩效管理约束激励机制。持续推进管养体制改革,实现口岸区域政府治理的现代化。二是研究引入外部竞争机制。探索引进新的口岸管养机构,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创造积极健康的良性竞争环境,建立正确的市场化导向机制。三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在梳理职能、摸清底数、科学分析、定岗定编的基础上进行人力成本核算,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涉及管养经费财政资金流向的环节进行规范性监管,通过管养经费制度完善、内控管理软硬件提升等手段,加强监管监督。通过口岸管养体制改革,口岸管养效能整体提升,口岸资源利用有序高效,口岸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发展进步,口岸主体意识强化凸显,在疫情防控中口岸体现出极强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七)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深圳口岸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一是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开展书记讲党课10次,宣讲报告会3次。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用好用足“口岸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开放史”的特殊优势,打造深圳湾口岸党建品牌阵地。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抓好模范机关创建,扎实推进“三争”行动,推进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深圳海关、深圳边检总站、深圳海事局、口岸办联合成立党建共建联盟,进一步凝聚口岸力量,开展口岸系统“立潮头•敢为先•奋斗者•正青春”主题宣讲活动。深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口岸兴城市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打造过硬干部队伍。针对人少、事多、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创新建立“课题经理人”制度,形成17份研究成果。结合抗疫和口岸重点难点任务,在攻坚克难中锻造干部,打造敢打大仗、善打硬仗、能打赢仗的干部队伍。

  (八)服务深港发展大局,全面统筹复开工作。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以及省市总体部署,迅速转段,将重心由疫情防控调整为恢复通关,有序恢复正常往来,便利两地交流。一是主动做好对港联络。与香港保安局、政制与内地事务局、入境处、海关等单位紧密沟通,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科学制定内地和香港人员正常往来的通关管控措施,就口岸安排,分阶段措施、预约名额等反复商讨,及时通报共享最新工作进展和工作安排,保障两地复通工作稳妥顺畅。香港特首李家超在采访时特别感谢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以及深圳市口岸办。二是统筹协调周密部署。牵头公安、交通、应急、港澳办、口岸所在区及海关、边检等各成员单位,按照“一口岸一策”要求,完善口岸通关保障方案和各类应急处置预案,扎实做好口岸通关联调联试,建立更加高效协同的联勤联动机制,全面推进落实各项准备工作。2023年1月8日首阶段7个口岸复通;1月15日,西九龙站口岸通关;2月6日,深港陆路口岸全面复通。三是复通工作有力度有温度。与海关、边检、所在区共同营造通关和春节氛围,给旅客派发健康礼包、赠送鲜花等,党员、志愿者为旅客提供指引、咨询等服务,设置“深港同心 口岸同行”心愿墙,传递浓浓两地情意,旅客纷纷留言:“感谢祖国,感谢工作人员”“回家很开心,过关好顺利”,普遍体验愉快和畅顺。

  经过一年的努力,口岸各项事业进入了加速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口岸事业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口岸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打基础阶段,口岸功能布局难以完全满足服务城市发展、深港融合的需求,关键性改革还有待突破。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市口岸办党组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要求,主动担当口岸新职责新使命,深层次挖掘口岸城市优势,提升口岸价值与影响力,推动深港融合发展,助力高质量对外开放,为全国口岸树立标杆。

  (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模范机关创先争优,积极打造市直机关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充分发挥口岸党建联盟作用,形成口岸党建合力。建立线上“口岸社区”,强化口岸咨讯服务。系统性提升政府机关整体效能,持续推进阳光口岸行动。

  (二)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皇岗口岸重建,加快推进综合业务楼项目完成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开展地上主体结构施工。加快推进联检大楼项目完成基坑工程施工,开展项目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组织开展罗湖口岸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深化港深西部铁路口岸和前海客运口岸规划研究。开展游艇口岸、游艇自由行泊位规划与开放工作,做好蛇口直升机通关准备工作。跟进游艇自由行专用泊位列入第二批综改事项进展情况和开放前期筹备工作。

  (三)全面加速智慧口岸建设。完善智慧口岸规划顶层设计,明确推进智慧口岸建设路径,创新驱动口岸未来发展。有序推进各类信息化项目实施,率先建成智慧口岸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口岸承载主体;率先建立口岸数字底座,赋能口岸数字化转型,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口岸;以口岸新建改造为契机,加快推进智慧口岸一期项目、新皇岗口岸信息化建设项目、罗湖口岸改造信息化建设项目等,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深港核心枢纽和全国标杆智慧口岸。

  (四)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口岸营商环境,落实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和国家部委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部署和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流程提时效、规范收费降成本、提升信息化水平、深化改革便民惠企,组织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规范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完善企业调研机制,持续实施口岸“问题清零”机制。

  (五)推动口岸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推进《深圳经济特区口岸管理条例》立法,推动进入实质性立法程序,逐步建立口岸综合管理法规体系。落实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完善口岸改革事项的配套法规规章,推动相关上位法律法规的调整和修改。

  (六)提升口岸管理服务水平。实施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一体化的口岸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完善口岸管养规范标准与及配套制度,提升口岸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管理服务示范口岸,开展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口岸管理服务。开展口岸绩效评估,统筹推进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建设。推动口岸物业运营统一规划规范运行,促进口岸商业运营高质量发展。

  (七)全力保通关保防疫。持续做好陆路口岸和机场口岸疫情防控,因时因势及时优化调整口岸疫情防控政策和业务流程,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以及省市总体部署,做好逐步恢复通关的安排,做好大规模通关保障准备。




附件: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备案号:粤ICP备19001328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鹏程一路9号广电金融中心西辅楼6-9层 邮编:518026

联系电话:0755-83394325 传真:0755-83394409 网站标识码:4403000054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824号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824号

建议您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体验更好的浏览效果。

深圳口岸办官方微信 i口岸 适老化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