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 他
从30分钟到9.6分钟 深圳口岸用数据重新定义“深圳速度”
来源:市口岸办 发布日期:2025-10-24 14:54
今年以来,深圳口岸运行持续释放强劲动能,多项数据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截至8月底,深圳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达1.774亿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港澳台居民1.327亿人次,外国旅客445.33万人次,同比增长37.75%。单日通关量突破百万人次的天数已达12天,创历史新高。深圳机场口岸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达416.66万人次,同比增长25.44%。在进出口总额方面,深圳以2.96万亿元稳居全国外贸城市首位,充分彰显了口岸作为经济“门户”的重要功能。

发布《深圳市2025年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若干措施》,24项任务推动全链条提质升级
10月23日,深圳市口岸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姜成峰做客深圳市政府门户网站“政企通”在线访谈直播间,重点介绍了新近印发的《深圳市2025年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若干措施》。该文件围绕科技赋能、跨境新业态、功能布局、通关监管、便企利民等五大方向,提出24项具体举措,系统构建更高效、更智能、更开放的口岸服务体系。
“问计于企”是此次政策制定的一大亮点。《若干措施》在起草过程中首次通过官网公开征集意见,共收到100多条建议。同时,也邀请了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人大代表面对面听取意见,其中约40%被采纳转化为实际举措,真正实现“政策源自企业、服务回归市场”。
科技赋能+模式创新智慧口岸建设加速推进
在具体举措中,多项“全国首创”引人注目:
1.全面引入人工智能,提升通关、引导、咨询等环节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2.加入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APMEN),推动深圳口岸与国际标准接轨;
3.在盐田港试点定期进出口岸手续,大幅简化往来港澳的小型中国籍集装箱船舶的通关流程。

此外,深圳市口岸办还打造“口岸营商环境讲坛”品牌,联合深圳海关、商务局等单位,围绕AEO认证、减免税政策等企业关注主题开展宣讲。今年计划举办10场以上,目前覆盖企业达7.2万家。
蛇口邮轮母港实现双突破 国际中转区+跨境直升机口岸
作为全国第四大邮轮港口,蛇口邮轮母港今年实现两大创新:
一是国际中转区正式启用,通关环节由8个减至4个,时间从2.5小时压缩至30分钟;
二是口岸扩大开放,新增跨境直升机功能,成为全国首个“海港+跨境直升机”综合口岸,从蛇口飞往香港机场仅需10分钟。

此外,深圳市口岸办正积极推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未来港澳籍游艇有望实施“两套牌”管理,进一步便利在内地水域通行,推动游艇产业全链条发展。
“东进东出、西进西出” 深港跨境运输实施分流转运
为优化深港口岸功能布局,深圳正分阶段推动货运车辆分流转运。
自2025年8月22日起,运载特定货物的跨境货车限定经由深圳湾口岸通行,禁止经皇岗口岸通行,实现“精准分流”。第二阶段实施后,皇岗口岸压力显著缓解,深圳湾、莲塘口岸车流合理增长,整体通关保持平稳。

航空口岸创新通关模式 出口货物通关仅需9.6分钟
深圳机场口岸在国际货运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今年4月,全国首个“智慧化、远程化”国际货运站投入运行,实现24小时通关。
企业可提前申报,出口货物海关通关时长压缩至9.6分钟,货物周转效率提升45%,有力支撑跨境电商、生鲜物流、精密仪器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助力达成“粤港澳大湾区发货,全球次日达”。

重大口岸项目稳步推进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全面提升
深圳正加快推进多个海港口岸重大项目建设:
1.国家管网深圳LNG应急调峰站已通过验收并投产,总投资50亿元,将显著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调峰与供应保障能力;
2.盐田港东作业区将建设3个20万吨级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300万标箱,可停靠3.2万标箱超大型船舶,大幅提升深圳港国际竞争力。
深圳市口岸办全程参与项目规划与验收准备,确保“建成即验收、验收即投用”。
想了解更多详细介绍,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直播图文实录。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深圳政府在线、i深圳、深圳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
扫一扫二维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82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