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生实事之莲塘口岸建设(已归档) > 莲塘口岸
续写春天的故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打造国际一流“标杆口岸”
来源:市口岸办 发布日期:2021-02-09 09:37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出系列报道“续写春天的故事”——深圳各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访谈。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王守睿接受了深圳卫视《深视新闻》“续写春天的故事”系列访谈。
皇岗口岸预计2023年重建完成
服务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深圳卫视主持人:2019年,皇岗口岸重建启动,目前进展如何?未来将发挥何作用?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王守睿:皇岗口岸,处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一心两翼”规划布局的核心,是大湾区建设的“一号工程”。
2019年重建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按照“建设临时旅检场地”、“拆除老口岸旅检区”和“建设新口岸”三步走战略,加速推进。目前,口岸区内老的联检楼、车港城已拆除完成,新的综合业务楼、新的联检楼基坑施工已经启动,与此同时,深港双方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协商,已经就新口岸联检大楼的设计方案框架、建设标准、管辖模式等问题达成初步共识。
新的皇岗口岸预计2023年建成,这里将会是站、城、口岸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有多条轨道线汇集于此,此外,口岸讲有望采用新的查验模式,便于跨境人员往来。
与港方协商
推动莲塘口岸24小时通关
主持人:请王主任介绍下未来口岸在规划建设方面会有哪些动作?
王守睿:深圳口岸点多、线长、规模大、位置重要,口岸的总体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莲塘口岸去年8月26日正式开通后,在疫情防控的压力下,先行启用货检通关,提前启动东部跨境货运转移,同时我们还在与港方积极协商,共同推动莲塘口岸24小时通关。
去年12月10日,深圳湾口岸正式实施货检24小通关,为广大跨境货车司机夜间行车提供了一条新的选择路线,同时也为深港西部地区的货运转移迈出了关键一步。
深圳跨境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通关格局初步形成。
在全市口岸未来的规划建设方面,我们结合深港携手发展的需要,有一个全局性的考虑。
一是围绕优化功能布局、增强口岸能级的需要,对现有老旧口岸分步进行重建和升级改造。
二是围绕深圳建设“枢纽城市”的需要,完善区域间口岸的合理配置。
三是围绕城市空间有效利用的需要,发展功能复合型口岸;机场福永码头增加游艇停靠功能的相关事项,也在研究推进之中。
落实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清单
口岸办大力推动改革
主持人:党中央赋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大使命,首批授权的40项清单对扩大港口、航运业务对外开放提出了要求,深圳口岸如何落实综合改革要求?
王守睿:去年10月,中央支持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和首批40项清单事项下来以后,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迅速抓好推进落实。
在邮轮的口岸通关方面,我们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推动改革:
一是参照机场口岸通行做法,在蛇口邮轮母港这样的水上客运口岸,开展国际旅客中转业务。
二是实施外籍邮轮游客144小时过境免签、团体邮轮旅客15天入境免签等两个便利化通关免签政策。
三是建立对邮轮通关的常态化保障机制和便利化通关协调机制。
改革试点实施后,蛇口邮轮母港将成为国内唯一具备国际中转功能的新型水上客运口岸,在全球范围内拓展邮轮客源,深圳市民在家门口也将拥有更多的国际一流邮轮航线选择。
在游艇的口岸通关监管方面,主要集中在通关综合费用高、手续办理环节多、游艇旅游基础设施不足这几个方面。
我们借鉴海南的做法,正在开展取消港澳游艇入境海关担保金的工作,后续我们还将研究实施更多的游艇自由行便利通关改革。
综合改革试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抓紧落实首批综合改革试点清单事项的同时,我们还在谋划推动口岸领域的综合改革,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系统推进口岸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有三个方面:
一是充分发挥深圳口岸的服务功能,在畅通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中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
二是在口岸管理机制体制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首先,要以提升通关效率为关键点,破解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深圳口岸发展能级提升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释放口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
其次,要加强深港口岸规则对接,推动深港口岸试行更加高效、便利的通关模式,带动粤港澳三地要素交流、政策对接和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再次,要坚持对标国际,打造世界一流的标杆口岸,以自身综合改革为契机和发力点,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口岸的协同发展。
三是推动口岸从通道功能向经济功能转化升级。通过统筹优化调整口岸功能布局,促进深港互联互通跨境基础设施协同升级,联通口岸空间资源,协同带动港深在科技创新、休闲旅游、高端商务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主持人:口岸要发挥连接内外循环的重要节点作用,口岸办是如何思考谋划的?深圳“十四五”当中提出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口岸办又是如何考虑的?
王守睿:口岸办始终强调要让口岸工作的“步点”跟紧市委、市政府全局工作部署的“鼓点”。我们反复思考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加快构建“两个循环”新格局。
深圳既有直通国际的海空港口岸,又有连接香港的陆、铁口岸,在推动“两个循环”格局形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深圳口岸必须主动适应构建“两个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通过全方位、全链条的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容、提质、增量,提高口岸综合服务能级,打造畅通内外的流通枢纽;通过发挥深圳作为口岸城市独有的优势,增强深港核心引擎功能,促进大湾区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刚才提到“加快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这项工作已经上升为全市层面的重要战略,也是口岸在深圳加快构建“两个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集中发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我们在推动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沙头角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的基础上,将深港口岸经济带打造成为国家级深港合作重大平台。
我们将把沙头角口岸打造成以便捷通关为主、兼具国际旅游消费功能的深圳东部地标性口岸。我们正在积极推动罗湖口岸升级改造的前期规划工作,未来罗湖口岸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中的前海客运码头,将同时配套设置跨境直升机口岸,通过水上航线和直升机航线,加强深港间基础设施的高效联通。
在深港两地的密切协同下,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将从“东部、中部、西部”3个方向同时推进。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今年再出台29条措施
主持人: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方面,口岸办今年有何做法?
王守睿:过去一年,我们紧紧围绕进出口通关环节“提时效、降成本”,不断优化深圳口岸营商环境,今年我们在优化流程提时效、规范收费降成本、口岸作业信息化、深化改革便民惠企等四大方面出台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29条措施,比如,今年,我们将在妈湾口岸5G智慧港探索查验运抵分流,实现集装箱“到港后查验”或装船“一步到位”;还将进一步推广“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通关运作模式,实现湾区港口间的协同作业。
不断完善口岸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守好疫情外防输入防
主持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守好口岸防疫线是重点。请介绍一下深圳口岸防疫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王守睿:深圳口岸始终处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三个坚决”:坚决筑牢外防输入防线;坚决维护全国全省大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外防输入攻坚战、阻击战、持久战。
为应对疫情防输入的各种复杂情况,我们构建起全市防控疫情境外输入“1+1+6+9+11”指挥体系,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口岸排查、分流转运、社区网格等“三个闭环”防控工作体系,实现入境人员从“口岸”到“家门”全链条闭环管理。
根据旅客入境方式、交通工具类型,梳理出8大类、15种防控对象,并针对各类人员风险点,逐一制定防控指引。
同时,我们落实跨境货车司机入境申报、核酸检测、扫码通行、集中住宿“五个100%”;单独制定流动渔民、国际船员、空港旅客政策指引;保障5.3万余人次深港两地跨境学生复课。
“外严防输入,严防再输出”是当前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