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全国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跨境车流量最大的城市,目前拥有16个国家一类口岸,陆海空铁俱全。2024年,深圳口岸通关旅客达2.4亿人次,通关货车达421万辆次。深圳市口岸办正以规划建设为引领,释放口岸发展新动能,通过实施“强西-优中-补东”战略,全方位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高效便捷流动。
深圳已拥有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5个。其中:公路口岸7个,分别是罗湖、文锦渡、皇岗、沙头角、深圳湾、福田、莲塘口岸;铁路口岸1个,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水运口岸6个,分别是盐田港、大亚湾、蛇口、赤湾、妈湾、大铲湾口岸;航空口岸1个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口岸兴,城市兴,口岸强,城市安。“十四五”期间,实现口岸建设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厚植口岸城市优势、扩大城市口岸影响。
到2035年,建成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国际一流现代化口岸。以口岸建设推动深港双向开放,打造“一国两制”下新型区域性合作典范,促进深港两大社会经济体的深度融合交流以口岸合作筑牢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基石,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实现特区更大发展,为深圳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国家全面对外开放。
罗湖口岸是深圳市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入出境陆路口岸,客流量居全国前三甲。位于深圳罗湖商业中心南侧,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深港两地由一座双层人行桥和一座铁路桥相连。罗湖口岸是改革开放前深圳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之一。1887年九龙海关正式建立,1949年九龙关起义,新中国成立初期主动后撤至现在位置。罗湖口岸联检大楼于1984年1月开始动工兴建,1986年6月14日竣工启用,总占地面积为181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623平方米。罗湖口岸设计旅客流量为40万人次/日,于2006年6月16 日采用指纹身份识别技术,2007年1月1日开通旅客自助查验通道。2018年罗湖口岸旅检楼确定为深圳首批历史建筑。
由于罗湖口岸建成年限较长,设施设备老化,各类管线错综复杂,存在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隐患。市口岸办启动罗湖口岸改造工程,以“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口岸功能、升级查验设施”为核心,多措并举改善通关环境和旅客通关体验,优化缓冲空间,提高查验效率。目前项目已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正式报市发展改革委审批。
文锦渡口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黄贝街道,东邻莲塘口岸,西接罗湖口岸,北靠沿河南路,南邻深圳河,也是G107国道终点。1978年,文锦渡口岸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前深圳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之一,由一座公路桥与香港相连,以供港鲜活产品过境为特点的客、货运综合性公路口岸。口岸旅检场地于2011年5月改造建设,2013年8月26日旅检恢复运行。口岸占地约13.8公顷,设计旅客流量为3万人次/日,设计车辆通行能力为1万辆次/日。
为落实深港跨界货运交通组织“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总体安排,市口岸办同步开展文锦渡口岸改造规划,结合香港新界北新市镇片区规划,逐步将文锦渡口岸的货运功能转移至莲塘口岸,推进“罗湖-文锦渡-莲塘”口岸片区深化对港现代服务业与产业合作,满足深港两地专业化、多样化通关需求,目前项目正在前期规划中。
沙头角口岸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西面,是服务于深圳市盐田区、龙岗区及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辅助性客货综合性口岸。198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85年3月建成使用,2005年1月28日启用新的口岸跨境大桥。现状沙头角口岸采用两地两检模式,设计旅客流量为0.15万人次/日,设计车辆通行能力为0.15万辆次/日。
沙头角口岸建成使用约40年,经深港两地口岸部门密切沟通,沙头角口岸重建将以旅客通关40000人次/日,车辆通关2500辆次/日作为设计参数,设计通关量提升26倍。未来沙头角口岸将取消货运功能,重建为纯旅检口岸,进一步服务深港口岸功能布局优化,支持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建设。目前项目已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正加快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皇岗口岸与香港新界落马洲隔河相望,口岸南面的皇岗-落马洲大桥横跨深圳河连接深港两地,是深圳全天候(24h)开放的客货综合性口岸。皇岗口岸于1985年5月动工兴建,于1988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后对外开放,1989年12月29日货运部分启用通车,1994年11月3日货检通道24小时通关,2003年1月27日实行旅检通道24小时通关。原皇岗口岸监管区总面积约65.3万平方米,其中旅检场地约17万平方米,货检场地约48.3万平方米。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皇岗口岸旅客流量约8.1万人次/日,历史最高峰旅客通关量为11万/日。
2019年6月正式启动皇岗口岸重建项目。2021年5月正式开始建设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项目将采用立体分层布局模式,地下4层,地上5层。占地约8.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69万平方米。2024年12月取得国务院关于取消货检功能的批复。目前已完成地下主体结构施工,正开展地上主体结构施工。
皇岗口岸重建后,将释放约50万平方米土地空间用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建设。作为“湾区基石、国之重器”,新皇岗口岸将发挥“一心两翼”的核心作用,推动深港紧密科技交流合作,带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未来,新皇岗口岸周边将规划多条交通路线,串联广深港科技走廊,进一步密切粤港澳大湾区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大幅提升对湾区辐射带动作用。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备案号:粤ICP备19001328号-1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鹏程一路9号广电金融中心西辅楼6-9层 邮编:518026
联系电话:0755-83394325 传真:0755-83394409 网站标识码:4403000054
建议您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体验更好的浏览效果。